中国公布2025年钢铁工业具体目标
2022-03-15 13:09:03
2月7日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生态和环境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在2025年前实现国内钢铁行业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详细指导意见》,以确定该行业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高峰的目标。
该指导方针考虑到了该国中央政府在2035年前为钢铁行业确定的少数发展计划,其中的具体目标是,该国80%的钢铁产能需要完成超低排放整改,为了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高峰,到2025年,他们每吨炼钢的能耗需要下降至少2%,水消耗至少减少10%。
此外,要求中国钢铁行业每年消耗至少3亿吨废钢,同时,到2025年,电弧炉(EAF)钢铁制造商需要占中国钢铁总产量的至少15%。
不会增加新的钢铁产能,不会以铸造、铁合金或机械制造和加工的名义批准,应防止废弃钢铁产能的再生,所有新旧钢铁产能互换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。
未来几年,中国将进一步优化全国范围内的钢铁产能布局,绝对不会将钢铁产能转移到未能实现钢铁产能削减目标的管辖区,城市钢铁产能应优先进行超低排放整改升级,以增强与无法达到相关行业标准或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的竞争力。
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一至两家领先的不锈钢、特种钢、无缝管和延性管钢厂,并支持钢铁行业跨地区、跨所有制的并购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独立轧钢厂和焦化厂也可以参与并购。
北京还呼吁,在满足所有相关的环保、节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,以及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废钢供应的情况下,有序增加一些城市地区的电炉钢产能。
在联合声明中,三部委明确表示支持未来几年进口生铁、直接还原铁、废钢和半成品钢。到2025年,实现全国钢铁供需动态平衡,支持国内钢厂通过投资研发和与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,提高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。
各部委还呼吁钢铁生产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,要求在80%的炼钢关键工序和55%的生产设施中应用数字控制,到2025年,全国将建设30座智能钢厂。在原材料供应方面,三部委呼吁通过投资国内外资源、建立国内储备和利用港口铁矿石库存,进一步扩大中国港口的混合能力,以缓解供应限制,从而实现更高的自给自足和稳定的多维供应体系。
北京还将加强对铁矿石期货市场的监管,努力建立合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。